OA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二)

  

  来源:求是发布时间:2024-07-05浏览次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二)

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

《求是》杂志记者 李民圣

  一间间实验室拔地而起,一个个创新平台加速建设,一批批创新成果相继涌现……仲夏时节,黄海之滨的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大连高新区”),青山叠翠,碧海潮涌,15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处处激荡着澎湃的创新动能。

  大连高新区是我国设立的首批国家高新区。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大连高新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大连高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记者说,“10余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新技术、培育高科技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努力成为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经过10余年的创新发展,大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69家、雏鹰瞪羚独角兽类企业804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25.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8%,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3.8%,成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核心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推进,形成以软件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千亿产业集群,并向车联网、智慧海洋等领域深入推进;汇聚国家级人才140余人,省级人才170余人,省级以上重点创新平台211个,科研团队500余个,企业创新团队1500余个,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280余个,科研人员年均增长超过10%,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人才集聚区之一。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大连高新区开展企业培育“七联动七提升”行动,实施“科小—高企—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定额+奖励”的方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创新联合体,建设“高新金汇”基金体系,为企业创新和成长提供各类资源配置;推出“高新二十条”,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奖、企业研发扶持奖、创新和孵化平台奖等政策,目前已对超过1500家企业、1400名人才提供“真金白银”定点支持……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上,大连高新区一直不遗余力。

  “好的软环境,其作用不亚于新建一个实验室。融科储能的快速发展,既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像我们建设的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这一国家级示范项目,没有当地政府长期以来的积极引导推广,是很难成功的。”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丽对记者说。融科储能是国内最早涉足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企业之一,拥有授权专利200多项,其中国外授权发明专利27项;近期中标全球规模最大的三峡能源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新型储能产业赛道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连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图为2024年6月25日拍摄的大连高新区一角。 大连高新区供图 王华/摄

  如今,在大连高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到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94家,大连市7家独角兽类企业全部来自高新区。一大批像融科储能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正苦练“绝”技,在一个个细分赛道不断绽放光彩。

  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载体。创新平台建设好了,才更有利于集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人才和开展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为了更好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我们在这里规划了总面积达44.3平方公里的英歌石科学城。”在城区西部,大连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指着一栋栋已封顶的深红色建筑群介绍,“科学城突出以洁净能源为主线,向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化拓展‘1+X’科研方向,打造一批高水平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自2022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我们正按照‘两年见雏形,五年全面运营’的目标加快推进。”

  据了解,目前,在英歌石科学城里,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现已进驻16个科研单元1200余名师生;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能源催化转化、高性能精密制造、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等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近34万平方米实验室建设项目实现封顶;首批238个细分领域实验室及科研团队即将分批陆续入驻。一座以科学命名的“城”正一步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坚持‘又高又新’发展不动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大连高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向记者表示。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大连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强、活力越来越足。

古韵新声平江路

《求是》杂志记者 周昭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千余年前,唐代诗人杜荀鹤一首《送人游吴》,苏州成为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诗画水乡。迎着淅淅小雨,记者踏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徜徉街区,城市肌理诉说岁月悠长;寻常巷陌,传统现代实现交相辉映。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从春秋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当地人说,来到平江路,才能最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没有断流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菉葭巷东端的通利桥在水波之上横卧了千百年,清朝状元潘世恩故居的书卷气韵彰显往昔辉煌,丁香巷让人联想起诗人戴望舒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彷徨……

  2023年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路,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总书记殷切嘱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漫步平江路。在南入口处,一处碑亭展示着宋代摹绘平江府即古时苏州城的《平江图》。《平江图》清晰描绘了古苏州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其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之格局,延续至今,几无二致。岁月流转,时移世易,平江路的格局、格调始终不变、风华依旧,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70多岁的苏州市资深城市规划工作者阮湧三娓娓道来:从历史角度看,苏州古城没有经过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唐代以后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识之士在保护古城传统格局和延续人文气质上有着广泛共识。特别是2012年,为整体保护苏州古城,原平江、沧浪、金阊三区合并为姑苏区,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2018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古城保护转向更深入、更细致的阶段。2020年起,“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在姑苏区实施,54个街坊、14.2平方公里内的房屋、古井、古树、桥梁等每一个“细胞”,在这项工程中得到全面、深入的“体检”,为整体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文化遗产保护与百姓现代生活如何兼顾?钮家巷社区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0.37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1500多户古城原住民,保存着潘世恩故居、董氏义庄等一大批历史遗存。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姑苏人”,张英缨见证并参与推动了一系列古城保护工作——从“一块匾”(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一只桶”(古城居民甩掉了马桶),到“一根线”(古城架空线整治工程)、“一口井”(古井老井保护)……如今,居民们既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人,又是人居和谐的受益者。

  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街区,既要护住物、留住人,也要涵养好魂。一架绣绷、一缕丝线、一枚钢针,在平江路一家小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埋首锦缎之上,巧手翻飞。在这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与卢建英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总书记亲切询问:“这样一个作品,要花费多长时间?”卢建英说:“有的要一年。”绣娘精工细作的匠心,仿佛凝固了时光,也绣出了这座城市的气质。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图为2024年4月18日拍摄的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悠悠平江路,锦绣苏州城,尽显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民族精神,在岁月轮转中积淀、塑造、彰显。就像平江路上的青石板,这块是宋代的,那块是明清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后重铺的。托举华夏大地的文明根脉,不正是这般绵延赓续、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驻足桥边,《牡丹亭》的唱词隔河传来,600多岁的昆曲就这样柔声融入人们的日常。拐进街巷深处,“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歌曲《声声慢》韵味悠长,百转千回。这里的空间仿佛是跳跃的、交织的:网红店从老宅中开出来,咖啡店的店招是古色古香的,最古老的非遗和最潮流的饰品摆在同一橱窗,评弹软语与吉他吟唱遥相呼应,烟火气与文艺范相得益彰——平江路就像苏州的“双面绣”,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年轻。

  一个5000多年的文明走向现代化,必然是渊源有自、匠心独运,必然需要当代中国人汲古润今、守正创新。在平江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历史感与未来感的反差与张力、共生与融合,使这里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生动现场。“住在这里很有福气,古色古香,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是名胜、到处都是文化。‘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的话,是最好写照。

  不知不觉间,行至平江路北,风息雨停,暮色四合,橹声欸乃,月挂半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抬眼望,与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中意象仍然是一致的,甚至于他的诗文中散发出来的气息,也还飘忽在平江路上。

  记者手记:

  老街区历史悠久,古建筑韵味悠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走在平江路,如同翻开一本城市记忆之书,历经岁月涤荡,刻录生活痕迹,古老的文脉融入日常、传承发展,在新时代获得了更加隽永绵长的生命力。